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知识 >

掌握这4个作物选择技巧,农民跟风种植就会杜绝,收益提升有望

13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9 15:00:33    

北方农民一季种植,选择不好作物就会使收益受损。而农民年年种地,每年起来都会有很多人说自己不如种点其它,又选择错了。近些日子,在与农民的沟通过程中,农民仍然对下年该种些啥无比惆怅。其实出现这些现象,是与大多数农民的跟风种植有关系的,说白了问题出在农民自身,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市场预判、努力跟进订单种植,一定不会出现这些无法选择的问题。

收获蒲公英

一、农民跟风种植面面观

本来农民的知识面不强、信息度不灵,这是个硬伤,加之农民总会为自己的作物与没有种植的作物对比,发现有利差,就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用这种思想来做对比,长年下来,就会对自己的作物选择大打折扣,认为自己总是犯选择性错误,这不无道理,但也有失偏颇。

2019年晋北有农民种植蒲公英效益就不是太好,地头价3元左右,按1200斤的亩产,收益也就3600元,种子斤价150元,亩用种约20斤,光种子成本就得3000元,这样下来,整体种植效益非常不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前几年晋北种植蒲公英的农民比较少,地头价格曾经到7、8元/斤,收益亩8、9000元,当时蒲公英种子也就80元/斤左右,亩用种20斤,种子成本不超2000元,加其它种植成本后,效益还是非常好的。

2018年晋北忻府区辣椒种植调产,向周边的原平等地包地种植辣椒,有前期几年辣椒种植户的高收益,一些农民高包地价种植辣椒,包地成本在700-800元/亩之间,当辣椒收获时,由于需要人工摘辣椒,人工不好找,加有部分区域下雨,辣椒受潮容易烂,一些农民出现负收益的情况。

山东某县,2018年的生菜和油麦菜价格2元,农民在2019年大量种植,到10月份收获时,价格仅5毛/斤,菜农对如此价格反差不接受,再等等看,却只能卖到2毛/斤,这样的价格确实连人工成本都不够了。同理还有山东蒜苔。

南方也有这样的案例,2019年5月南方覆盆子大量上市,价格1元/公斤不到,相比2018年价格10块左右降了近9成,这样的失常现象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彻底打击了。

河南某县,2019年油桃收获时,是论三轮车卖,论箱卖,好多桃因短时间卖不掉无人去摘,摘下来的卖不下好价钱赌气倒在了路旁沟里,一幅惨淡景象。

这只是2018-2019年农民种植的几个负面案例,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列述。这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跟风种植,追求最大的收益,而对种植总体情况不了解而造成的。就如苹果,2019年5月左右,价格扶摇直上,到秋后收获却出现价格滑铁卢,农民损失惨重。

给种植大户帮工,找到种植机会

二、避免跟风种植的两大法宝之市场预判

跟风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农民可以进行前期市场预判。最明显的预判就是当年种植面积及收获情况和市场价格。

比如我们北方最常见的玉米种植,近几年价格基本在8毛-1元之间,超过1元的年份不是太多,种植面积相对前几年是减少了,这与国家政策调整有关系,决定销售的主要问题在于品种选择。晋北干旱区较多,亩产量大约在800-1800斤不等,农民对于玉米种植的收益几乎可以算得出来。2018年某大户种植水地玉米,亩收超过2000斤,但是他种植的品种是高水分的,收获下来的水分超过40点,而普通品种的水分大约在30点左右。该农民如果一收获就销售,经济效益比普通玉米还要好,但是他压库后再销售时,被几乎所有收购商拒绝收购,只好低价销售,实际经济效益还不如普通玉米。

再如蒲公英种植,农民种植的起因还是之前几年的高单价,将近8元/斤,而且种植中的中耕措施也比较简单,只是人工费比较高一些,但有这样的单价即使成本高一些也不怕。可是当种植的人比较多了以后,光是种子价格就提高了几倍,当遇到蒲公英单价下滑到3元的时候,一算总账就不划算了。农民欲哭无泪,这是严重缺乏预判的结果。

当然还有其它作物的种植跟风案例,晋西北谷子种植面积较大,多以张杂3号、6号谷种植,2014年谷价上涨到头年的一倍半,同时谷商采用谷种限购措施,实际上是一种饥饿营销,农民就不再考虑选择种什么的问题,一股脑找人买高价谷种,种谷子成了一个最赚钱的生意了,当年谷种最高达到200元以上/袋。可是到2015年,谷价并没有农民想的那么高,在大量种植谷子的前提下,耕作管理就会出现问题,亩产量也跟着下滑,虽然收益还不是太坏,但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个教训。现在晋西北的农民在选择谷物和玉米小杂粮上,就会预判性更理性了些。

高粱订单种植

三、避免跟风种植的两大法宝之订单种植

好多农民也跟我讲过,叫农民去判断明年什么作物收益更好些,这简直太难了。实际上也是这样,晋北一种谷子农民,之前总是等价格,有时候好,有时候坏,2018年就决定早点卖,100亩的谷子卖了80亩的,感觉还可以,但是等价的那20亩居然比前面的多卖了5毛/斤以上,说起来就感觉心疼。我说这正好是遇上了行情好,如果行情不好的话,自己再晚卖,那少收益了,自己不是更心疼嘛。

现在相对比较保险的种植方式还是订单种植。一些农民理解不了,说自己种植自己销售的话,赚了亏了自己心里明了,愿意。可是订单种植的话,虽然可以肯定在亩产没问题的情况下,自己是赚了,但是总感觉有人偷了自己的钱似的。这样的理解也不能说有点过,农民朋友不知道的是虽然别人会吃了你的一点利润,但是至少能保证有一定的收益嘛。打个比方,晋北某县种植高粱比较多,山西一些酒厂就专门在这里进行高粱订单种植,厂家给的种子和肥料,按照合同亩数全部收购,只是价格已经内定,从当时价格看,还算是公平合理。但是一些农民耍小聪明,只跟厂家签订一部分的种植合同,自己还另外种植一些产酒的高粱,到时候待机销售。如果市场价格比厂家的高,则可以自己销售,如果市场价格比厂家的低,就去找厂家要求收购。

这样的一些小聪明其实也真是叫小聪明,往往受伤的还是农民。厂家做订单是按照亩数来的,有的预先就给确定了亩产量上下幅度,而且在收割的时候,厂家会派人来直接按亩数收,市场价高于订单价的时候当然会尽量多收,当市场价低于订单价的时候,会严格把控亩数的。没有被厂家全部收购的农民,自己想去销售就有点为难了,真的会找不到买家,而酿酒的高粱自己是不能吃的。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农民也不能总去占小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

我经常跟农民朋友聊天说,尽量靠着政府的信息去种植,农业种植结构调产信息只有政府人员更明白,也跟农民讲,但农民认为自己多种那么点对大局没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系的,到时候价格不好时你就明白了。

晋西北有个种植红芸豆的县,这个县专门引进一款红芸豆,通过政府引导来种植,保证收购,价格一直都不错。有的农民朋友就自己种植些其它品种,想混着卖,这当然不可行,被发现了被当成黑户,就是真种了那款红芸豆,政府都不收购,亏的还是农民自己。

在当前这种全产业链种植情况下,能够依靠大厂家和政府做订单式种植,是非常可行的,也会减少农民对作物选择的难度,对于提高收益是非常有利的。

谷子种植

四、究竟能不能跟种植大户?

这几年个体农民对于种植大户的依靠性不是那么强了,但还是有些个体农民相信种植大户,认为种植大户在选择作物时是领会了市场的,包括品种选择、肥料引进、销售渠道等。本人认为,现在这种状况下紧跟种植大户是不妥的,因为没有利益瓜葛,种植大户不会为你的紧跟而出现价格下滑买单的。而合作社种植形式就又不一样了。

10年前,种植100亩地就是种植大户了,而10年后的今天,种植500亩也不一定称得上种植大户。种植大户的定义变成了有一定的农技知识,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市场判断力,有一定的销售渠道的人。如今一些所谓种植大户其种植经验几乎没有,有的是一身的胆量,还有一叠叠的钞票,想从种植中捞取一桶金而已,这样的种植大户是不能跟的。

其实种植大户的成本相对是比较高的,至少有土地承包费,有的还要购置一些农机具,他们还要选择一些相对保险且收益较好的作物来种植,要求的是薄利但是一定要有利。而农民个体则不同,自己只有10亩地,这10亩地要成为全家人的收入来源,而且一定不能亏,亏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我给个体农民的建议是:如果有国家支持的主粮,则一定要大面积种植主粮,比如晋北地区旱田可以种植土豆作物,这几年土豆种植一直收益不错,有的地方还可以分春土豆和夏土豆,早土豆收获后还可以种植一些应季蔬菜,比如生菜、白菜等。如果不想多管理,可以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省下来时间可以做其它工作。作为晋北这个小杂粮基地来说,其小杂粮的名声和产品品质是比较好的,销售渠道也是比较多的,可以有计划地进行种植,比如谷子、豆类。在有成型种植体系后,可以做一些订单式种植,这样可以绝对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如果有果树种植,则完全可以开辟出一些地来做新品种种植,一定不能走老品种种植,这样很容易被淘汰掉。比如原平同川的酥梨是全国有名的,但是品种老化了,虽然香甜可口,但是外观不行,现在一些果农种植的玉露香梨就非常受客户欢迎,经济效益自然好。

所以,现在农民搞种植不要太依托种植大户,跟着相应的种植专业合作社走是比较靠谱的一条道。

樱桃种植

五、作物选择的基本技巧

作物选择是农民的难点,农民一选择就错,那是因为农民从众心理太强了,农民太好追随别人了。有点自己的思想了,选择起来就容易了。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帮到您。

1、依地而行,综合考量

我们经常说,农民伤不起,但伤过的农民一定是非常任性的那一种。比如前面我们谈过的,都知道种植辣椒收益不错,自己的10亩地就全种了辣椒,虽然地力没问题,但你要考虑有多少人在种,都认为不错的种植项目,往往会存在风险,除非有非常好的销售体系。辣椒在收获时是需要人工的,当都需要人工的时候,你能不能够招到人,在收获这一段会不会出现异常气候,都是需要考虑的。一旦有问题,真的就会绝收了。而把自己的全部土地都投入进辣椒这一个作物里,是不是风险会非常大呢?

2、多作物种植比单一的要强

这也叫风险转化。一般情况下,大田作物在正常年份,它的收益基本会差不多,作为一个安分的农民,主做大田,顺便做些其它经济作物是非常好的想法。农民有一个心理,就是在自家地里种些自己想吃的农作物,比如豆类呀、土豆呀、谷子呀、糜子呀等,这样够自己吃,还能把剩余的进行出售交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针对某一作物究竟是选择哪个品种就是另一方面的事了。

3、经济作物要从小做起

现代农民求胜心切,这是相对共有的一个心理状态。自己不愿意让人认为自己种地不如人家,自己的选择老是慢人一拍,就是这样的环境和情况下,更要注意在经济作物的选择上谨慎、谨慎、再谨慎。不管是哪种经济作物,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一定要从小做起,在种植过程中提升自己把控作物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病虫害的防治,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一开始就做大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4、新品种、超值性、特殊品种作物要量力而行

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某农民引进了某作物,当年或者几年后成功了,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来探索和试验。比如晋南就在前几年引进了玫瑰种植、樱桃种植,现在发现成功了,反而成了当地的一个经济起搏器。樱桃种植在刚引进的时候也是经历了无数的折磨的,一开始是树成不了,树成了挂不了果,后来是地有问题,开始调理地,再后来是规模种植,储存销售的问题,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不直接参与的农民所不知道的。并不是一种新品种的引进,进来就会完全适应本地的。

人们都知道吕梁山区有个县叫岚县,是以地名命名的“岚县土豆”,一开始这里种植土豆在周边县来说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但是有政府引导,突出了品牌,引进了品种,有人给买单做保障,才有了现在的名气。而一个个体农民去做新品种、特殊品种试验就非常有风险了,一定要量力而行,稳中求进才好。

土豆种植

以上是针对当前农民对于作物选择的一些问题引发的讨论,现代农民一定要用自己的脑子来改变作物选择的随意性和跟风种植,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好地,并且有好收益。本人认为最为可靠的作物选择还是要做好市场预判和紧跟订单种植,在保险中求生存。同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大田作物种植情况下努力发展新型的经济作物种植,按照4个基本技巧进行选择和种植,才会百战不殆,年年有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