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花艺 >

知识丨浙派插花,美得不言而喻

1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0 06:00:18    

— 人人都来学花艺 —

听说过浙派的

书法、绘画、篆刻、琴筝、戏曲、建筑…

原来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也分流派

「浙派插花」更是其中佼佼

浙派插花的传承发展

浙派插花 艺术源自钱塘插花,是钱塘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的演变结合而成。

浙派插花自唐代开始,插花简洁飘逸,与诗画、音乐、美酒结合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人物是罗虬。

到五代,与佛前插花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插花简洁空灵,立体感强,代表人物贯休。

至宋朝,以梅为代表,涌现了一批植梅、赏梅、爱梅、写梅、插梅的人物,此时讲究意境,擅于情感的表达,代表人物何铸、朱淑贞。

宋末元初的钱选,推崇意境表达,插花时花器的选择,花枝的采集,花枝的排列,比例的运用均有独到之处,敢于突破宋时的插花形式,是感情的倾诉和情绪的激发,高扬个性,重视主观。插花立意在先,注重意境,是中国插花意在先,形在后的创立者。

至明朝,以髙濂、屠本畯、吴执御、陈洪绶为代表的浙派插花艺术人,将瓶花推向了顶峰,为中国插花艺术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清朝,李渔是当之无愧的浙派插花艺术大师,他不仅对造园颇有造诣,对插花也颇有研究,其发明的固定花枝“撒”,是现代人插制东方插花的必需技能。陈书将盆景艺术和插花艺术进行了融合,开盆景插花二艺于一体的先河。

浙派插花艺术自唐代到清,就是在以罗虬、贯休、李嵩、钱选、髙濂、屠本畯、李渔、陈书为代表的浙派插花大师们的传承发展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为浙派插花艺术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浙派插花的原则特点

花书画连体 环境相融

浙派插花作品既非环境之附庸,更非独立于环境之外的孤魂幽灵,而是与环境、事物、季节、人文相契合的生命之结晶。

因此积极地使用书画,再配以音乐,置机架,更与品茗相结合,以强化艺术生命之整体与空间之完整性,进而强化生机,增加新空间,大大地丰富了插花内含与表现领域。

喝酒是与神对话,品茗是与人对话,赏花是与心对话。

意先形后 意形并重

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或文章创作,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浙江是文化之乡,受浙江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影响,浙派插花始终遵循“意在先,形在后”的原则,在创作时先立意或确立主题,再选择器皿和花材,插制时围绕主题或立意进行构图和色彩配置。

浙派插花重在作者意趣之表达,形式次之,色彩排三。在创作思想上,正如唐牧所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为兵术,苟部先立意,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词愈多而理愈乱。”所以浙派插花作品内含有作者对人生哲学与艺术创作的强烈主观思想。